都说9012年时互联网的寒冬,仿佛是为了印证这一说法,许多知名企业都在今年先后被爆出大规模裁员事件。(虽然事后大多因为怕引起群众反感而纷纷否认......)肉眼可见,大企业都在这个“寒冬”瑟瑟发抖了,何况是中小企业呢?
其实,无论是哪种企业,都会有自己独有的一套筛选评判的标准,但是,又不能说是绝对独有的,因为我们总结了一下这些评判筛选标准后发现,还是有些许共通性的。
例如,这些——
1、他们都希望,远离那个“坏了一锅粥”的“老鼠屎”
这是句几乎无人不晓的俗语,但却总是轻易地揭露了现实的真相——将一勺脏水倒入陈年的红酒,红酒已然变脏不能再喝;当一勺红酒倒入一桶脏水,脏水依然无法饮用。
脏水的存在,就如同那粒坏了一锅粥的“老鼠屎”,不弃都不行。
职场中也会有这样的员工存在。
他们专业能力一般,但却很擅长传播负能量。无论是何事,在他们那里,最后都能被转移到和自身相关的话题,然后便开始不断重复了又不断重复的“人生绝望论”。
在他们的认知里,世界本身就是灰色的,任何事物都无法引起他们的积极的一面,而这些负面情绪的传播,最终则会使得每一个和他接触的人,慢慢地都会被同化:陷入绝望、失落、颓废、自卑的境界中去。
这样的人,就像日本的稻盛和夫说的那类不可成为的人:“不可燃”型人,不适宜在职场中存在。
2、远离那棵刚开不久就自以为是的小“蘑菇”
很多新人初来乍到,在对公司业务熟悉了一阵之后,就开始习惯性对公司的业务目标或战略目标指手画脚。殊不知,这是大忌。
就像那些失了一次恋,就以为自己从此看懂了红尘俗世的纠葛爱恋;出了一次国,就以为自己见识了这世上所有的世面和背后的浮华;演了一部小电影,就以为自己已然拥有阅尽这演艺千帆的沧桑......
有句话说得好,“不要拿自己的爱好,去评价别人吃饭的家伙事儿。”
新员工刚入企业,所了解到的,只是公司愿意让你了解的,最浅层的东西。此时所得出的结论,都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,浅薄而无甚作用。
只有在一家企业待了数年之后,越爬越高以后,接触到的,才是真正的、关乎核心的信息。此时得出的一些战略目标的调整,才是有所作用的。在那之前,统称两个字,“越矩”。
基于很多公司裁员时都会考虑有这两点的员工,所以希望看到这篇文的你,有则改之无则加勉。
毕竟,夏天渐渐到了,希望你能度过一个清爽而美好的夏天呐~~